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mti翻译硕士考研论坛网站-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资料-52mt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9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科资料分享]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笔记】【古代文学】【清代文学】【戏曲】

[复制链接]

7489

主题

765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打个突然被广泛广泛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27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1:13: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代的传奇继明代之后,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了《桃花扇》、《长生殿》等优秀作品。从数量来说,清代传奇留存下来的是最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戏曲的衰落也正是从清代开始的
    清代的传奇以前期最为繁荣,可以看作明代传奇的继续,以后就不断衰退。因此,优秀作品基本上集中在前期。
    翻译硕士考研只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即可。

考点一 李玉与苏州剧作家

    苏州在明代曾是戏剧创作与演出的中心之一,到了清初,仍有许多作家在这里活动,出现了李玉、朱佐朝、毕魏、叶时章、张大复等等戏剧家,因他们大都是苏州人,所以称之为苏州派。苏州派大多为平民专业作家。戏曲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在中国戏曲史上当属一流。在创作中他们往往是走发挥个人智慧为主,兼取其他同仁之长的道路,注重个人与群体共同合作。使苏州剧派在中国戏曲史上产生巨大影响。苏州派的创作,政治题材占很重要的位置。如李玉的《清忠谱》一批作品,一方面生动地反映了苏州平民作家群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又十分真实地体现了动荡时期作家忧国忧民的情感。苏州派的剧作还重视市民形象的塑造,作家一般从市民视角展现他们的生活与思想,突出他们的高尚品质,光彩的市民形象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画廊。苏州剧派的作品都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所以主脑突出、结构紧凑,戏脉分明,场面生动。广泛受到观众的欢迎。
    苏州派中最有名的是李玉。李玉(1600?——1670?),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称一笠庵主人,江苏吴县人。他出身卑微,才华出众,但仕途不得志。一生主要精力用于戏剧创作,相传共编写剧本60种,今存18种。
    他在明亡前创作的戏剧,以“一笠庵四种曲”最为重要,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为“一人永占”。以反映世态人情为主。入清以后,李玉的创作转向表现政治斗争和历史题材,主要作品有《清忠谱》、《千钟禄》。《千钟禄》又名《千忠戮》,写明朝燕王朱棣为抢夺帝位,举兵攻陷南京,建文帝乔装成和尚流亡各地。其中的一些唱词写得很有感染力。
    《清忠谱》是李玉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苏州派主要人物都参与了此剧的创作,表明他们很重视这个剧作,作品主要描写明末周顺昌等人与魏忠贤阉党斗争的故事,《清忠谱》取材“事俱按实,其言亦雅驯,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吴伟业《序》)这个剧本上承《鸣凤记》,下启《桃花扇》,成为我国戏剧史上迅速反映当代社会重大政治事件的著名作品之一。剧本反映了明末尖锐的反阉党斗争,刻画了周顺昌刚直耿介、坚强不屈的性格,歌颂了颜佩韦等正义纯朴的市民群众,以及他们英勇斗争和从容就义的高贵品质,对罪恶滔天的阉党表示了莫大的愤慨,从而写出了广大人民对清正廉明的政治的追求和希望。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首先,它将现实政治斗争如实地搬上舞台,这是一个创造。其次是表现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不仅在让市井小民成为正义的象征,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使他们成为戏剧的重要人物方面,是以前的戏剧作品未曾出现过的,而且把群众斗争场面搬上有限的舞台,也是李玉对戏剧的重要贡献。

考点二   李渔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后字笠翁,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兰溪(今属浙江)人。多次应试不中后,移居杭州,靠印行通俗书籍、组织家庭戏班巡回演出谋生。他才思敏捷,为人机智,讲究生活享受。著有《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等
    李渔既是戏曲作家,又是戏曲理论家。创作主要是《笠翁十种曲》,即《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奈何天》、《玉搔头》、《比目鱼》、《凰求凤》、《巧团圆》、《慎鸾交》。李渔的十种传奇几乎全是戏曲演男女情事的,剧作赞成爱情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儿女婚事,特别欣赏对情的执著。这也反映出晚明以来尚情的思想。
    李渔的作品多为喜剧李渔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并大量写作浪漫喜剧的作家,十种传奇都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为结局“止有嘉祥,决无凶咎”(十二家评点《笠翁十种曲》)。他曾说:“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风筝误》)虽然他没作出堪称杰出的作品,甚至表现出媚俗的倾向,但作为明清间的一种戏曲流派,也代表了一种以娱乐为宗旨的文学倾向,是不应忽视的。另外,这些剧作中运用了多种喜剧手法,也为喜剧的创作和喜剧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材料。
    在艺术上,李渔的戏曲作品具有突出的特点,情节不落俗套,构思巧妙,风格幽默,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李渔也能叙述得跌宕起伏,出人意表。这既是李渔戏曲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因为过于注意情节,往往会削弱了刻画人物的深度。李渔戏曲作品的这些特点,与他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赢得票房价值有关。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杂著,其中《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有李渔关于戏曲理论的论述,他系统全面地讨论了戏曲创作中的各种问题,从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个方面论述戏剧创作。李渔认为,最重要的是“立主脑”,也就是围绕“作者立言之本意”(创作意图、主题思想)和主要事件与人物来写作。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头绪”,也就是删除与“主脑”无关的人物与事件,使情节和人物相对集中。与此同时,还应“密针线”,也就是要将故事写得严密一些,防止出现破绽。他还认为,戏曲的语言应该通俗、形象、个性化,不能深奥晦涩、千人一腔。关于音律,他主张“恪守词韵”、“凛遵曲谱”,对科诨,他提出“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此外,对于演出中的导演、伴奏、演唱、角色等,也有中肯的论述。
    李渔的戏曲理论系统较完整,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他长期从事戏曲创作与演出经验的总结。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玉和李渔都是由明入清的戏剧作家,但他们作品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李渔重在商业价值,李玉重在政治道德价值。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作品内容和艺术上的巨大差别。

考点三 洪昇与《长生殿》

        洪昇,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长生殿》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在结构上,《长生殿》长达五十出,场面壮观,情节曲折,但组织得相当严密。《长生殿》所写的内容很广,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也很多,但能够紧紧围绕李杨爱情这一主线展开情节,按与主线关系的紧密程度组织材料,所以,基本上做到了不枝不蔓。这对于一部大型作品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写实的上半部与写幻的下半部,能相互依存,互相呼应,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的独特匠心。其次,它曲词优美,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洪昇本是诗人,他实际上是将《长生殿》作为诗来写的,一支曲就是一首诗,因此该剧语言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极浓。例如《闻铃》一出中唐明皇的一段唱词:“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写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抒发了唐明皇失去杨贵妃后内心的极度痛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类似的例子在《长生殿》中俯拾即是。第三,在人物刻画上,《长生殿》成功地刻画了唐明皇、杨贵妃等人物,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如郭子仪、雷海青、李龟年等。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有鲜明的倾向性,人物形象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与爱憎。

考点四 孔尚任与《桃花扇》

    《桃花扇》与《长生殿》是清代戏剧的两座高峰,它的作者孔尚任与洪昇在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康熙南巡北归途中到曲阜祭孔,他因御前讲《论语》受嘉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这种非同寻常的机遇,令孔尚任感动之至,为此写了《出山异数记》。他工诗善文,尤精于戏剧创作,作品除《桃花扇》外,还有与人合作的《小忽雷》,诗文集有《湖海集》、《岸堂稿》等。《桃花扇》是孔尚任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几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的一部传奇作品。

    《桃花扇》称得上是南明王朝的一部兴衰史作品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王朝由兴到亡的全部过程。作品中,在侯、李恋爱的同时,一方面是南明王朝以福王为代表的统治者丧心病狂的腐败,另一方面是史可法等人力挽狂澜地抗清。最后,南明王朝灭亡,史可法英勇就义,侯、李双双入道。对于《桃花扇》的创作目的,孔尚任自己说得很清楚:“《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可以看出,孔尚任主要是想以《桃花扇》来总结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他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所以《桃花扇》一剧,不同于一般传奇,皆注意于风月,而起波于军民离乱。而是全由国家兴亡大处感慨结想而成,非止为儿女细事所作。《桃花扇》在爱情与政治的结合上,比以前所有剧作都更加紧密,都更加突出了个人与政治、历史的密切关系。作品中,侯、李之间的悲欢离合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那种恋爱婚姻的类型,而自始至终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是《桃花扇》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作品表现了非常浓厚的悲凉与梦幻感。如《余韵》中苏昆生所唱的《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指煞),沧海桑田,悲凉凄切,感人至深,这也是《桃花扇》的动人之处。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最后一部杰作,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创造性。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以李香君的形象最为成功,是中国文学中最有光彩的艺术形象之一。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的最大区别在于,她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凛然的气节、清醒的政治头脑,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剧中的男主角。在其他人物的塑造上,《桃花扇》也能注意避免概念化。其次,在结构上,作品以桃花扇为主线串联李、侯爱情,又以这一线索串联南明政权各派各系及社会中各色人物,复杂而有条理,起伏而又不蔓不枝。这正如作者所说的:“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馀孽也;馀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桃花扇小识》)“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以物传情是中国古代戏曲传统的艺术手法,但是,通过一把桃花扇来写兴亡之感,使桃花扇具有如此丰富的意蕴,这是作者的创造。第三,作品的结局打破了古代戏剧常见的大团圆模式,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余地。《桃花扇》的结局是一个悲剧结局,南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最终走向了灭亡,《桃花扇》最终也成了“哭声泪痕之书”,让人感受到一种新的情绪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沙发
发表于 2016-8-7 17:46:24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板凳
发表于 2017-10-21 21:00: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谢谢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0

积分

52mti(VIP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0
地板
发表于 2018-7-18 17:42:4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能不能保存资源,老是加载不了插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4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5#
发表于 2018-7-19 14:14: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6#
发表于 2018-7-31 23:13: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整理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7#
发表于 2018-8-2 14:24:10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4
8#
发表于 2018-8-8 15:09:16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找不到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4
9#
发表于 2018-8-8 15:10:24 | 只看该作者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10#
发表于 2019-7-26 20:26:1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整理与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翻译硕士考研网资料商城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mti.com ( 豫ICP备14029102号-1  

GMT+8, 2024-4-20 18:1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52mti.com X3.2 © 2014-2015 52mti.Com. & 52mti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